乳化液浓度发生异常对轧制过程的影响
乳化液浓度大幅度下降会造成乳化液的润滑性下降,轧制力上升,表面质量、板型难以控制。
乳化液浓度大幅度上升会造成轧制打滑,若油于外来杂油泄漏造成的浓度上升,会降低乳化液皂化值,轧制力上升,表面质量、板型难以控制。
乳化液在使用过程中,其碱度或酸度的变化与乳化液中发生的氧化反应有关。乳化液的PH的变化,与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也有关,PH的变化容易增强轧制油的水解,产生皂化和可能改变乳化液的效能。PH﹤5时,乳化液就不稳定,而且可能产生变质酸败,PH﹥8时,乳化液的颗粒度就变小,引起冷轧时的润滑困难,影响轧制速度。
电导率的影响
电导率是体现在乳化液中的全部无机盐成分的大小。通过电导率的测量我们可以得知乳化液中各种离子的大小,多少及变化趋势。当乳化液在使用过程中PH值突然下降,而电导率上升,这就可能时无机盐进入了乳化液中(如酸洗清洗槽酸浓度过高,带钢上的残留酸带入轧机)这样带钢就易生锈和受到侵蚀。当PH突然上升,电导率也突然上升,可能时含碱物质进入了乳化液。电导率太高,就说明溶液中铁含量和灰分含量很高。
氯化物的影响
1) 酸洗漂洗槽中氯离子含量太高。
2) 配置乳化液的水氯离子含量超过标准。
3) 乳化液的氯含量超过50mg/L。
4) 带钢在空气中放置时间太长,空气潮湿,所以要保证冷板的合格率,一定要控制乳化液中的氯含量。
铁含量的影响
乳化液中的溶解铁与乳化液中的游离脂肪酸起反应,由此反应生成的铁皂不溶于水,但溶于有机物质中,在油箱中积累起来,影响了轧制乳化液的稳定性和润滑效果。北京乳化液工具将铁皂含量高的轧制油分离出来,可看出轧制油外观改变,变得又黑有混浊。铁含量太高是在油浓度太低时产生的,因润滑作用不够,轧辊带钢摩擦生成的铁粉。在生产中,我们需尽量降低铁粉含量,采取保证一定的浓度,使乳化液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,减小带钢和轧辊之间的摩擦力,减少铁粉残渣的生成。在乳化液循环系统中采用适当的过滤和吸附,以除去固体油泥和铁粉残渣。